
總算輪到KTM換機油,趁週末有空弄自己的車,這次連很會鬆動的側柱一起修
先把下罩拆掉,比較特別的地方在於殼扣居然在內側,第一次裝的朋友可能不知道怎麼拆
這時看手冊就很重要

漏下來的機油

機油濾心有買新的,一起換,這機油濾心還在裡面時,這設計並不是很好拔
還好用強力磁鐵一吸就出來

KTM漏機油的地方,前面13mm(中間小支那支)
拆下來吹一吹再鎖回去
左邊那支大支的濾網,是左側18mm大螺絲,這是主要洩機油的螺絲
然後右邊的機油濾心

這次換油,要順便修側柱

解開右邊貫通的螺帽,這支螺絲超長的

螺帽

側助跟腳踏是一起拿下來的,腳踏的螺絲是 19mm、14mm x 2

鎖側柱是這二支M10xP1.25,很常鬆,三不五十就檢查氣死我,這次拆下來一次弄好
拆這二支螺絲的工具是 12mm 套桶

把螺絲拆下,整支螺絲都油膩膩的,難怪每次鎖彈幾下就又鬆掉
礙於側柱安裝的位置,開口板手很難伸進去鎖緊,特別是前面那顆

拿Gunk把螺孔洗一洗

螺絲也洗一洗

使用螺絲膠

下次要拆螺絲膠鎖的地方,要記得加熱再拆

沒想過還要再拆第二次,上厚一點

都上,鎖回,催緊

側柱維修完成

整支銹白銹白的螺絲,這支超長的

然後2分鐘就拋光了

買到的高流動性KN機油濾心,型號 KN-155

比較一下,上面的橡皮好像較小一些些

背面凹下的地方較原廠的淺一些
每次看別人分享,看到濾心後面有一點黑黑的,以為那個是壓力開關,結果只是一點麥克筆畫的

側面

濾心要裝入了

裝的時候稍轉一下,就會進到位

濾心蓋

想加工一下,因為網路上有在賣磁性濾蓋,我覺得拿這個來作就好了

濾蓋

使用小砂輪片

準備施工

拿筆畫一下三個角

切一些溝溝可以讓機油經過

然後準備一個釹鐵硼磁鐵來吸浮游的金屬鐵屑

磁鐵丟進去,剛剛好A_A

磁鐵就會吸在濾心蓋上,如果有鐵屑,就會停在濾心的底部,下次換掉就不會在引擎裡飛來飛去

原廠的鐵螺絲好像很多人鎖斷,換白鐵M5x16mm

換上了~白鐵就是爽

18MM螺絲拋掉舊的黑漆,掉漆很醜,鋁原色上透明漆就好
濾網吹乾淨

這應該可以一直用

繼續組車

我決定把這支超長的螺絲反過來裝,從這方向穿過去

當螺絲穿過來時,要記得把鏈條往上提一下,小心別推到鏈條

這個地方

這邊有個導鏈器要記得裝

先把鋁座插入,鏈條要抬一下

鋁座裝入了

然後是導鏈器

裝上了,凸起來的溝溝要裝在鏈條中間
然後把腳踏裝上

這零件是側柱感應器的鐵套套

要這個方向安裝,注意旁邊有二個洞,要給螺絲鎖的

這就是側柱感測器,如果落側柱時,入檔會熄火,就是他的安全功能

套上,螺絲孔要對準

轉上去後把二支M5螺絲鎖上

這樣就完成了

等螺絲上的透明漆乾的同時,把打檔螺絲也鎖一鎖,拆的時候最好先拿筆畫一下開口的位置
免得到時腳感不對
側柱裝上了,測試後不會再亂晃動了

濾心插入

洩機油18mm螺絲鎖上

前面這支小支濾網螺絲13mm,也鎖上

要加入新油了

KTM RC390 大概在1500~1600cc

機油視窗在5~8分滿就好

後輪架高的關係,其實大概5~8分滿了,發動後會跟其他地方的舊油結合,油面有時會再高一些
所以別一次倒到上限

發動了,爽

記一下里程,5770km

側柱下去

儀表顯示 Side Stand Down,正確

側柱上來

正常沒其他訊息

快好了

鎖殼大概是最難的事了,人幾乎都躺在地上弄...^_^
弄好了~~~Cool~~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