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之前看版上的車友自行維修NSR CDI,把電容換新,感到相當有趣
這麼有趣的事自己不試一次,難止癢,趁週末有空自己嘗試嘗試
 
施工困難度:☆☆☆★★
車友若要自行更換CDI電容進行維修,大概需要準備以下幾個工具:
1、上方新的電容 3.0㎌ / 250V ( MEA 3.0J250P)
2、下方新的電容 1.5㎌ / 450V  ( AFC 155K 450E )
3、焊槍、焊錫
4、小支一字起子
5、熱風槍或吹風機
6、去漬油、廚房紙巾 (非必備)
7、小銅刷
8、學生鋸 或 電動鋸(非必備)
9、麥克筆
10、膠捲電火布
11、斜口鉗
12、勇氣
 
註:本篇文章筆者在寫的過程有嘗試過二種規格,建議看完全文,再參考後記的心得~
 

 首先看著自己的車
 
 
 拆下座墊後就可以看到CDI了,這就是我們要自行維修的零件
 
 
 把CDI抽出
 
 
 夾在車殼裡的這顆是 RC電腦,滿容易跟 CDI 搞錯
所以要看插頭來決定是哪個零件呦,因為有的車會不小心裝反
 
 
 CDI 上面會有 KWxx 的字樣,我的已糊掉了
印象是寫:KW6F CI577A
 
 
有二個端點要分離,一個是 2P,一個4P
 
 
 請不要看到卡榫就急著壓
 
 
 請把頭往左邊看,插頭只需要用指甲勾這個一字的地方,就可以分離
 
 
 CDI拔下
 
 
 拿到二樓
 
 
要準備這些工具:學生鋸、CDI、新的電容二顆、去漬油、布、焊槍、焊錫、小支一字起子
 
 
要施工的CDI與電容
 
 
先用去漬油跟廚房紙巾把油油的CDI擦乾淨
 
 
拿出麥克筆
 
 
延著邊邊
 
 
畫線,畫線是畫硬殼的那邊的四邊
 
 
如圖,有刻字的這面,延著四邊畫線,等會要切開
 
 
用學生鋸或電動鋸施工
 
 
鋸開
 
 
並沒有很好鋸
 
 
四邊至少都要吃進去1~2mm的深度
 
 
然後用熱風槍或吹風機吹,吹風機可能要吹滿久的
 
 
再用粗一字延邊邊翹一翹,把蓋子打開
 
 
如圖
 
 
能自己方便更換的電容在前端這個地方
 
 
CDI翻過來,讓軟墊的地方朝上
 
 
開始輕輕的用小支一字把軟膠挖起來
 
 
慢慢挖,其實還滿好挖的,但要不挖傷零件,其實還滿難的XD
這要滿有耐心的
 
  
挖的方法可以參考影片
 
 
這二顆電容很大,先找出輪廓再深掘
 
 
近照
 
 
翻到背面,來看一下要解焊的地方
 
 
我把要解焊的焊點用麥克筆圈出來了
 
 
再近點拍,右上那個點,有個零件很接近,挖的時候要千萬小心,別挖壞其他零件
 
 
翻過來繼續挖
 
 
一不小心就刮破皮,哥已經很小心了
 
 
有看到另一個零件了嗎,綠色左上那裡,有個黃黃的,這個接縫的地方要小心進攻
挖到這個程度其實差不多了
 
 
用焊槍解焊,凸出來的針角要用斜口鉗先剪開,這樣等會拔零件才好拔
錫要吸乾淨
 
 
要拔零件了,拿一字起子,從二個電容中間的縫插入,前後翹一壓
 
 
電容就被扭出來了,居然皮還留在上面~_~
 
 
藍電容的另一面,皮黏在上面XD
 
 
綠電也一樣,翹一翹拿下來,破皮就算了,反正要換新
 
 
接下來要清裡面
 
 
繼續慢慢挖,挖到底下的面板露出來
總共花多久了? 從車上拆下來到挖好,花了1小時…繼續努力
 
 
如圖,要讓腳腳的洞露出來
 
 
圈了起來
 
 
另一邊的二支腳
看到左上那個洞旁邊了嗎,那兒有其他零件,別挖到了
 
 
我挖開的這二顆電容,皮都沒寫規格:(
還好哥有電容表可量看看
用電容表量,下方藍色電容 1.307㎌
 
 
上方綠色電容 3.03㎌
 
接下來是我第一次配的電容,參考版上某個車友分享的心得
藍電容:1㎌ / 630V
綠電容:1.5㎌ / 630V
 
 
我明明買 1㎌ / 630V (105K) ,但實際這顆量起來好像是 NG 品,0.605㎌ ~_~
所以就算是新品,最好也是買個二顆,免得跟我一樣賭人品...
 
 
另一個 1.5㎌ / 630V 數值是對的
 
 
再量一次...囧
 
 
沒辦法,買都買了,硬頭皮上看看 XD
 
 
插入,焊上
 
 
焊好了
 
 
哈,630V 肥到腫起來了,超 87
 
 
丟上車
 
 
笑了,還是可以發動啊
 
  
冷車一樣踩二下就發動了
 
 
好像也是可以,但實在有點蠢
 
 
本來想用熱熔膠封,但想說還是測一段時間再看看好了
 
 
先用膠帶貼一貼
 
 
裝上車 (笑死我)
 
 
蓋上座墊,蓋上後確實就感覺不一樣了,座墊會稍微壓到電容
這樣是不允許的
 
 
總之試車去
 
 
發動後騎出去晃一晃
 
 
晃到電子街,重新再買
這次換新的規格,為了避免買到NG品,我各買了二顆~_~
 
 
上面的電容我打算使用 3.0㎌ / 250V (3.0J)
下面的電容我打算使用 1.5㎌ / 450V (155K)
 
 
近照
 
 
測量,1.5㎌這顆量起來 1.47 ㎌,還可以
 
 
3.0㎌ 這顆,量起來 3.02㎌
 
 
重新焊上,高度好多了
 
 
順手量另一組,2.95㎌
 
 
1.48㎌ 咦,這顆好像好一滴滴
 
 
再量一次原廠的藍電容,1.31㎌
 
 
綠電容 3.03㎌
 
 
然後這顆還在 NG,0.71㎌
 
 
這肥到用不到了,量好玩的
 
 
OK,這次的組合我比較滿意
 
 
封起來
 
 
裝上車
 
 
這樣就不會那麼倆光了
 
 
踩一下發動
 
 
好了
 
  
好了就拉轉啊
 
後記:
 
心得一:
自己動手修CDI,其實最大的難度是最後一個需要的東西:勇氣
你需要面對是切壞CDI殼,不小心割到手的風險,鋸到零件的風險,一字起子戮壞其他零件的風險
每一次挖掘都能讓自己成長~(換個方式想,挖壞露天買顆備料,了不起就多花1500嘛~)
 
心得二電容的配置:
| 測試項目 \ 值 | 圖例 | 上方電容值 | 下方電容值 | 心得 | 
| 原廠配置 |  | 3.03 ㎌ | 1.307 ㎌ | 我原本車上原廠對照組 | 
| NG組合 
 |  | 1.576 ㎌ | 0.605 ㎌ |  中高轉有點怪,感覺跳火沒有很強油氣味變很濃,騎一趟電子街回來,
 覺得車不是很好騎
 那個 NG 的0.605 影響太大了
 這組合完全不推薦
 | 
| 羽山配置一 |  | 3.02 ㎌ | 1.470 ㎌ |  個人是覺得跟原本原廠的配置差不多  真要很細微的話,我覺得有比較好一  些些,這就是新零件威能~如果下次  還要再改看看,我會 想試看看下方  的電容值再加大一些些看看  我還會想試看看下面三種組合  3.3㎌ / 1.5㎌ --> 極度誘惑著我  3.0㎌ / 2.0㎌  3.3㎌ / 2.0㎌  好奇加大一丁丁不知道會怎樣:) | 
| 羽山配置二 |  | 3.43 ㎌ | 1.470 ㎌ | 測試後,覺得跟「羽山配置一」 感覺差不多~
 曾有車友量綠電容是
 3.3 ㎌,所以這應該是原廠的設定
 
 
 | 
 
羽山在試那組NG時,騎到電子街的路上,RC漸漸的開閉變得不正常,心想是不是完了
把RC弄燒了嗎,蹲在路邊看RC的作動,2、3000轉還是會自己開關,但5000以上就忽然不開了
可能原因一:因為那個NG的電容凸的太多,座墊壓下去後,導致機板跟焊點有點變型,起初沒事,但肥山一路壓3公里多,接觸不良,RC就不給開了
可能原因二:

機板的這個地方,在切的時候綠皮有些翻起來,可能變得不太穩定,阿山在裝最後一組時
重新把這邊的焊點修復
所以最終 RC 恢復正常運作…沒事沒事,平安喜樂~_~驚驚無代誌...
 
結論:
1. 車上這個 CDI 的電容藍色那顆應該是自然衰退或是被我挖壞變成 1.307 ㎌
2. 新零件的容值正確,裝上去工作順利
3. 綠色的電容不知道把容值改小或改大會怎樣,很好奇
4. 最好有電容表量,就算是新品,運氣差也會買到爛貨...
5. 還好沒想像中的難
6. 真是歡樂的一天
7. 如果再重來一次,你會打算拆CDI來換電容嗎? 答:會,一定要換新

 後來羽山又跑去買的 3.3㎌ / 400V 與 3.3㎌ / 250V
 
 
3.3 ㎌ 400V 量起來是 3.43 ㎌
 
 
 3.3 ㎌ 250V 量起來是 3.26 ㎌
 
 
 雖然250V的大小比較合適,但 3.43 比較誘人,我就裝大顆的
 
 
 裝上
 
 
 封裝